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红色、覆盖着银白色的鳞片,常伴有瘙痒和轻微疼痛。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很多,而根据病情的不同和患者的个体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红色、覆盖着银白色的鳞片,常伴有瘙痒和轻微疼痛。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很多,而根据病情的不同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和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银屑病的治疗需要从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个方面入手。其中,局部治疗主要通过外用药膏、洗剂等方式将药物直接涂抹或洗涤于皮肤病变部位,达到防止病变扩散、减轻症状、促进愈合的目的。而全身治疗则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等方式,从内部调节身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机制,进而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
在局部治疗中,顺应性较好的第一线药物是类固醇类药物,如外用地塞米松、丙酸类类固醇(如倍他乐克、妥拉克等)等,这类药物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的优点,用于轻度到中度的局部皮损。然而,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因此需要掌握使用方法和频率,避免滥用。
当局部病变较严重或前线扩散明显时,需要使用其他外用药物。其中,炭渣酸钠是一种经济实惠、不会使皮疹变薄的类别酸药物,效果优于类固醇药物;角叉菜多糖是一种新型外用药物,不但对银屑病有明显缓解作用,而且没有抗生素的副作用。还有一些洗剂和泡沫剂可用于局部清洁和去角质,如吡撑酮洗剂、沙参泡沫剂、沐舒坦泡沫剂等。
在全身治疗中,一般使用紫外线照射、系统性口服药物和生物耦合治疗三种方式。紫外线照射主要有窄带UVB和PUVA两种,前者剂量小、疗程短、毒副作用小,适用于轻度和局限性银屑病;后者治疗剂量较大,适合复发性和重度银屑病。系统性口服药物主要有甲氨蝶呤、环孢素、丙磺舒、硫黄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抑制免疫系统,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再生和代谢。倘若患者体内丙种球蛋白较低,可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生物耦合治疗则是指利用生物制剂干扰细胞间相互作用或通过影响特定分子通路调节免疫功能,如利妥昔单抗、银杏叶提取物等。